首页 >> 刀座

谷文涛代表破首台套瓶颈需政策引导纯水机

时间:2022/07/11 18:40:53 编辑:

谷文涛代表:破“首台套”瓶颈需政策引导

谷文涛代表:破“首台套”瓶颈需政策引导

2009-3-20 12:18|查看: 82|评论: 0

“我今年提了两个建议,其中一个是关于建立重大装备首台首套风险补偿机制的。我认为,振兴装备制造业,关键是提高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终要体现在掌握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上。而这一过程,必须要从首台(套)入手。”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谷文涛3月4日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缺乏激励采用国产设备的机制

谷文涛指出,制造企业能够获得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机会弥足珍贵。许多企业虽练就一身功夫,无奈没有依托工程,得不到更多施展和提高的机会,首台(套)始终难以“出生”。一边是用户花费更多的国家资金去购买国外装备,而另一边制造企业得不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机会。这样的循环往复,用户和制造企业都走不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也就无法改变我们在某一装备制造领域落后于人、受制于人的地位,对于国家经济安全、产业安全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以及建立自主创新体制和机制,都构成了危害。

他认为,首台(套)难产的原因在于缺乏鼓励用户采用国产设备的机制。

第一,设备引进缺乏宏观调控。重大技术装备振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日本在1956~1985年的29年间,连续实施了五个机械和电子工业的《临时振兴法》。振兴初期为仿制设备阶段,并规定只允许进口一台(套)样机,于是有了通常所说的“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的日本模式。韩国1976年颁布法令,凡价值100万美元以上的设备,不允许全部从国外进口,必须在国内制造一部分。从1987年开始,韩国又实施了两个“机械零件和材料自主制造五年计划”,明确要求实现4000种机械产品自主制造。这些计划完成后,韩国进口的依赖度由42%降到26%。

而我国多年来的设备引进缺乏有效地宏观调控,固有的部门利益与体制性障碍,导致多头引进、重复引进的现象时有发生,至今无法遏制。有的用户甚至对其引进的技术、工艺向国内制造企业封锁、保密。

第二,科技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企业各自为战。用户使用国家投资一般尽量选择国外的先进设备,短期看来建设速度快,但往往制造企业还未来得及消化引进技术,用户又在出国考察准备采购更新的下一代装备了。外汇虽然花费不少,但国内的制造水平却得不到应有提高,以致国产设备永远赶不上用户要求的速度。

第三,政策导向体现不出鼓励优选国产设备。按照现行的税收政策,用户购买国产重大装备享受不到任何优惠政策,也没有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出了问题还要承担责任,用户自然倾向选用进口设备,这对我国重大设备制造更难以形成需求拉动。

第四,政府采购难以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拉动力。我国现行政府采购政策只包括了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采购,而未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采购部分。实际这部分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吸引力更大。再就是政府采购是否优先选用本国自主开发的产品只是劝导性的,而非硬性规定。因此,国内企业在政府采购中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支持,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也缺乏更大的激励作用。

第五,缺乏风险分担机制。国产设备特别是首台(套)设备缺乏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风险规避机制,是用户不放心选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解决这一问题有了一些实践,如山东华鲁恒升30万吨合成氨、2×30万吨尿素工程建设就是积极选用国产设备较为成功的项目。因为该项目启用了商业保险机制,对分散业主使用国产装备的风险,促进大型装备国产化有积极作用。

《若干意见》细化政策尽快出台

谷文涛表示,尽管《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根据该《若干意见》制定的部分细化政策随后陆续出台了,如《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涉及机械行业)、《禁止和限制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目录》、调整出口退税率(涉及机械产品)、《财政部关于大型全断面隧道掘进机零部件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等等,但是,截至目前根据《若干意见》应出台而尚未出台的细化政策仍较多,例如本次建议中提到的关于振兴规划中提到的首台首套风险补偿问题。

为使我国装备制造业尽快走上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他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当前首台(套)的难题。

一是国内能够制造的坚决不允许进口。在当前国家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更应鼓励用户采用国产设备,尤其是那些国内制造业有能力设计、制造的设备,就不要引进了。

二是政策扶持企业加大研发。加强对企业研制能力水平的评估,凡是具备承担设计、制造重大装备的企业或科研单位,国家就应该鼓励、并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其从源头开始进行大胆研发。

三是成立产业基金,建立风险分摊机制。为了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应尽快成立首台首套风险补偿机制,建议由政府发起成立产业基金或重大装备风险保证基金,分担企业的资金压力和创新风险;或者成立三方负责机制,国家扛大头,制造企业与用户风险共担。

当然,作为用户和制造企业,要在国家创造的有利环境下,通力合作。用户要支持国内自主研制的首台(套)国产设备;制造企业要以创新、负责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提供最好的设备和及时有效的服务,以保障用户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共同为国家振兴贡献力量。

无线录播

锡回收

水泥搅拌桩

20Cr圆钢

真空热压烧结炉

相关资讯